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海关推出“先期机检+智能审图”查验新模式

海关工作人员正在核对机检集装箱。 柳宇龙 摄

日前,扬州中远海运重工进口的一批船用设备抵达扬州港。仅用10分钟,就完成查验放行,这样的通关速度让扬州中远海运重工物资管理部经理郭明星连连点头。

货物抵港10分钟完成查验放行,要归功于扬州海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推出的“先期机检+智能审图”查验新模式。过去,货物到港后如被抽中查验,需将集装箱从前沿堆放区移动到查验区,查验放行后方能提离。新模式下,进口货物有查验要求的,卸船后顺势经码头前沿先期机检设备,进行非侵入式筛查,通过“智能审图”系统快速研判,无问题货物可从码头直接提离。这一过程可压缩通关时效3至7小时,既降低费用又节省集装箱使用成本。如发现异常,货物会第一时间转到人工岗复审,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查获率。

通关时效是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早一分钟通关,就能帮助企业早一分钟投产(销售)。近年来,扬州海关大幅压缩海关通关时间,通过“提前申报”“船边直提”等措施,促使各类生产资源通过口岸在国际国内便捷流动,助力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两个“端口”更加畅通。

“受疫情影响,国际物流运力下降,出口定舱难、运费高,加之我们出口的主要商品钢管体积大,港口仓储费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前不久,江苏诚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关企调研会议上说着企业的困难。扬州海关调研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开出“抵港直装”这剂新“药方”:按照提前申报—货到放行—抵港直装流程,实现货物从工厂到货船全程直通,不但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还释放了码头的堆放空间。

此外,扬州海关持续深化“智慧海关”改革,在实货监管再出“新招”,通过物流信息化系统,运用“大数据”快速比对实货流、信息流、单证流,推出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远程监管等改革措施,大大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今年前两个月,扬州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9.74小时、2.38小时,比2017年同期分别压缩76.9%、83.1%。

标签: 扬州海关 通关时间 国际物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