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漫 >

每日短讯:关于《IDOLY PRIDE》第十一话

两话,两场对决。对我而言,本话其实是没有多少“新东西”的。

相较于天动瑠依,神崎莉央更早地完成了关于“为什么要成为idol”的思想转变,有着更多的自觉。但是,这种“围绕人物思想转变展开剧情”的模式,我在第十话就已经指出了。这就导致第十一话的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只是让这个本就显而易见的主题变得更加浅显。


(资料图)

浅显。说到这里,我可以顺便谈一谈我在写完第十话之后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几乎是在以一种做小学数学题的方式在分析台词。这当然可能是由于我的水平不足,但显然也是受到台词(情节)设计浅显直白的影响。当然,我自己也能想出几个理由来支持本作的台词设计。所以……

如果说第十话是自觉的一方战胜了盲动的一方,第十一话对神崎莉央的塑造则是很不充分的。正如之前所说,她的转变是完成时,而非进行时。观众感受不到她还有什么需要打破思想障碍,而本作对人物在“物理层面”努力的表现一向是很少的。这就导致,从情节上看,这是一个没有发展的角色。

只有从歌词上来看,才能勉强说,这一话是“陪伴包容”战胜了“个人奋斗”。(话说回来,虽然情节上没有强调,但既然台词上出现了这样的反差,其反映的价值取向还是很值得讨论的)

长濑琴乃陈述了自己眼中“成为idol的新的意义”。

结论是:idol是这样一种职业,至少在明面上看,从业者亲自完成了生产活动的主要环节,她们的“产品”是非常直观、可感受的东西,并且可以直接得到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反馈。所以idol有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力”,以获得粉丝在物质和情感两方面的回报。

又由于idol自身可以被视作产品的核心,她们对“生产力”的提高会在自己身上得到非常直观的体现(当然,还有更多非直观的东西,比如自身所承载的“故事”)。相较而言,其他职业从业者对自身生产力的提高则可能反映为近视度数的加深和头发的减少(我没有嘲讽idol不需要努力的意思)。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基于“动画观察”的立场,以上只是“我认为本作表现的东西”,与idol这个职业在现实中的情况无关。

话说回来,正如我在第十话反复强调的,本作对粉丝群体的表现是非常不足的。这就导致,长濑琴乃的发言显得有些空洞——因为没有对应的情节来支撑。

尽管如此,还是如我在第十话所说,由于idol所提供的除了情感价值,还有(如果不是更多的话)感官刺激。所以,就凭这两段演出,我还是会给本话好评。

标签: idol 小学数学 尽管如此

相关阅读